爱老活动
北京爱众慈孝家园2021年第13--17期《活法》线下读书会
2021年5月28日北京爱众慈孝家园线下读书会如期举行,继续学习稻盛和夫的《活法》“只要思考达到每个细节,目标就一定能实现”章节。
张老师读书会感悟:2021年5月28日本期读书会是关于“心态”的,书中说,心态可以改变命运。积极的心态可以逆转困境。
也就是所谓的“一切福田,不离方寸”。一颗强大而丰盛的内心,百事可成。
本次最让我震撼的是董姐的经历,我把她的语录摘抄下来:
她说:起心动念间,要去感知它,不能跟着自己的念头走;
她说:对结果零期待,但目标要清晰;
她说:生活就是道场,要在事上练;
董姐不仅是学到了,而且知行合一地做到了,她确实是自己情绪的主人,行动的巨人。
最近我在读《略胜一筹》,书中提到,华为当年花费巨资引进国外咨询公司的管理流程,任正非要求大家无条件地执行“三化原则”:僵化、固化和优化。即初始阶段,全盘僵化,不打折扣地执行,并把这些固化到工作各个环节;经过几年的普及后经任正非允许后,才能优化。我们老爱说“本土化”,事物的一开始,模仿可能比创新更重要。
这两件事都说明,听懂了认可了是一回事,真正做到又是另外一回事。
反观我自己,说实话,我凡事喜欢听自己的,做事喜欢打折扣。
比如,医生要求吃的药,总没有吃到固定时长的时候。
再比如,一条新规矩来临的时候,总想着解构它,而不是顺从它。
守一,何其难也!向董姐学习!
董姐说,她自己身体健康,体力充沛,她觉得她赢了。我想是因为她活通透了。
本期,吴教授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他说,周五的读书会是他最快乐的时光,因为可以不用顾忌地说话。平时,在老伴和孩子以及外面的他人,说话前,都要想一想才能说。
2021年6月4日北京爱众慈孝家园线下读书会如期举行,继续学习稻盛和夫的《活法》“锲而不舍必定成功”章节。
麻老师爱众读书会感悟:2021年6月4日北京爱众慈孝家园读书会,今天很高兴又来了三位新朋友:爱众理事王老师,林老师等。读书会继续学习稻盛和夫《活法》中“锲而不舍必定成功”,其中写到:“能够完成一件新工作的人是坚信自己的“可能性”的人。所谓可能性,是指“将来的能力”。如果根据现在的能力判断自己“行还是不行”,那就永远也做不成新的事情或困难的事情。” 有的伙伴说,阅读《活法》首先要清楚地明白我们追求的成功是什么。张首晟,著名科学家,管理着几亿美金资本的美国投资公司,意外去世。中国在美哲学系留学生张一得溘然离世,他们的离去都告诉我们外在成功不一定带来快乐幸福。只有内在成功才有幸福。有的老师说《大学》的“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中的“明德”就是每一个人本自具足的觉性。在陪伴特殊老人过程中,我们会体验每一个人的觉性,她就是幸福快乐和智慧。一旦找到真正的人生目标,一个人才能够做到对自己事业,对每一个项目和产品“锲而不舍”。读书会上大家对于“国中社区”志愿者团队坚持锻炼,开展互助养老,迎接“六一”节活动赞不绝口。85岁的吴老把国中社区活动照片发到了家人和社区微信群里,大家都说我们社区如果有这样的团队该多好啊!国中社区志愿者团队就是在队长和大家“锲而不舍”努力下,战胜了诸多挑战,才有了今天的成果。
2021年6月11日北京爱众慈孝家园线下读书会如期举行,继续学习稻盛和夫的《活法》“持续努力,变平凡为非凡”。
麻老师爱众读书会感悟:2021年6月11日北京爱众慈孝家园读书会阅读了稻盛和夫活法中“持续努力,变平凡为非凡”。其中写到:“遗传基因学的权威代表人物-筑波大学名誉教授村上和雄先生对“火灾现场的爆发力”进行了言简意赅的解说:人们在极限状况下迸发的力量为什么在平常状态下却“休眠”呢?那是因为这种遗传基因的功能通常都处在OFF状态,这个开关一旦变成ON,那么平时也能发挥超常的能量。”火灾现场爆发力。是指一种常见现象:隔壁人家失火了,在火势蔓延到自家前,身为弱女子的家庭主妇居然用肩膀把存有值钱物品的大衣柜扛出门外。而火灾后却如何也推不回来了。
当天还有福州和北京的三位新伙伴来到读书会。几位爱众社区队长们认为:爱众慈孝家园在社区的发展恰恰就说明了“持续努力,变平凡为非凡”。有的队长说:自己第一次参加爱众社区活动时,手语歌让自己感动得流泪。爱众的文化使自己的脾气越来越平和。有的家庭关系越来越和睦,有的与母亲关系越来愈融洽,有的邻里关系越来越和谐,大家自发地互助起来。队长们都说自己是爱众互助养老事业的最大受益者。福州的曾老师说起自己的一位亲人,老伴去世,一人在家,最需要的就是邻里陪伴,爱众的互助养老。今天看到了状态如此好老人们,印象太深刻了!
2021年6月18日北京爱众慈孝家园线下读书会如期举行,继续学习稻盛和夫的《活法》二个章节“天天钻研创意 孕育巨大飞跃”和“神灵之声”。
麻老师爱众读书会感悟:2021年6月18日北京爱众慈孝家园读书会感悟:今天下午学习了稻盛和夫《活法》二个章节。“天天钻研创意 孕育巨大飞跃”。其中写到:“我之所以并不器重才子,是因为才子往往倾向于今日等闲视之。才子自恃才高可以预测未来,就不由得厌恶像乌龟那样缓慢地度过一天,希望像脱兔似地走捷径。但是,过于急功近利往往容易在意料不到之处翻跟斗。”我感觉急功近利难以做成任何事业。他有二个层面的含义:1.当生存遇到重大考验时,我们是不是还能做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要不难以坚定地走下去。2.我们真是为了社会或者他人的利益而奋斗吗?爱众创业至今,考验始终不断。《活法》倾听工作现场的“神灵之声”章节写到:“因为将这些感情倾注到产品上以后,本应是无机质的现场或产品中也有了“生命”,发出“无言的声音”,也就是经过“心灵感应”的瞬间就做成了事。就产品而言,就创造了“崭新的”产品。”无论爱众慈孝家园在发展过程中遇到什么挫折和困难,社区一线总是给予我们力量。记得每次参与社区的晨练,入户陪伴,或者节日节气活动后,看到社区志愿者们活力满满,欢歌笑语,老人们对服务心满意足,我心中都会更加充满信心,充满能量,会为爱众的工作带来很多启发。这就是工作现场的“神灵之声”吧。
通过此段时间读书会,我还特别体会周五读书会还是社区工作交流经验的好机会。有的伙伴发现其他社区资源可以帮助自己社区完善为老服务。学习到作为大队长如何调动广大志愿者服务积极性。特别是队长们通过“社区通”使用,更规范地带领队伍开展公益活动,记录活动过程,登记公益时间,最终保证社区志愿者团队的可持续发展。
2021年6月25日北京爱众慈孝家园线下读书会如期举行,继续学习稻盛和夫的《活法》“牢记“有意注意”的人生”。
麻老师爱众读书会感悟:2021年6月25日北京爱众读书会,今天学习稻盛和夫《活法》“牢记“有意注意”的人生”,写到:“中村天风强调有意识地加以注意的重要性,他认为“只有有意注意的人生才有意义”。我们的注意力是有限的,总是集中意识注意一个事情是困难的,但是,如果用心就能逐步养成有意注意的习惯,就能抓住事物的本质和核心,具备准确的判断能力。...所谓集中力,是根据思考能力的强度、深度、大小产生的。在决定做一件事情时,首先要有憧憬。这个想法有多强烈?究竟能够持续多久?如何认真地开展工作,这些都是决定事情成败与否的关键。”我觉得今天读书内容即讲到了一个事业的发心,也讲到了“有意注意”在做事层面的应用。当我们事业的利他出发点确定了,具体操作过程中需要我们“有意注意”。在爱众社区项目实施过程中,通过反复的实践,归纳总结,探索出“1-5-5-1”模式。每一次健身、入户、活动、分享、交流、队长轮换,例会,我们都在“用心”“有意”做事,把传播文化,发挥价值,唤醒良知贯穿始终。经过6-7年,爱众社区志愿者自治团队显示出了持久的生命力。
海春老师分享的向老师《心唤醒》体会让我们十分震撼。曾经对一位晚辈多年的细心呵护,财务支持,装修婚房等等,不感谢不尊重,骨折都不探望也就罢了,居然还表现出:这就是你应该做的恨意。学佛多年的她,用如是因,如是果都无法说服她自己,愤怒,为此生病,拉黑……而《心唤醒》使她跳出事件本身,唤醒内心的觉性,从更高的层面面对它时,问题不再是问题。感谢海春老师的真诚分享!读书,学习和分享对我们人生太有启发了!
北京爱众慈孝家园使命:弘扬中华慈孝文化,激发老年人的生命活力,建立社区志愿者自治团队,实现中国公益互助式居家养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