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ader
<
X

你搜索的内容为空

爱老活动

北京爱众慈孝家园2021年第10-12期《活法》线下读书会

 2021年4月30日北京爱众慈孝家园线下读书会如期举行,继续学习稻盛和夫的《活法》“只要思考达到每个细节,目标就一定能实现”章节。

 麻老师爱众读书会感悟:2021年4月30日北京爱众读书会。今天学习的是稻盛和夫的《活法》“只要思考达到每个细节,目标就一定能实现”章节,其中写到:在我们的人生中想要做成某件事,我们首先要描画出他的理想状态。然后把实现它的过程在头脑里模拟演练,一直到“看见”它的结果为止。换言之,就是对这件事持续抱有强烈的愿望。...闭上眼睛,想象成功的景象。如果它在你头脑里能够形成清晰的符合逻辑的印象,那么你就一定能成功,你的愿望就一定能实现。

一位老师居住在外地,年轻时特别想到北京看一看,后来有机会到北京之后,就有一种强烈的愿望,将来居住生活在北京,最终愿望实现了。另一位老师的女儿在学习专业课程时,困难重重,但是女儿学习的愿望强烈,不放弃,每天学习到很晚,最终成为少数几位获得证书的学员之一,为自己事业又打开了一扇门。记得爱众慈孝家园起步时,就是把利他,解决互助养老社会问题作为自己的使命,具有清晰的愿景使命价值观,不同凡响的项目成果获得了政府、居委会及社区老人的赞赏。最终大家一致认为:当我们人生遭遇选择时,利他和行动十分重要,在行动中会发现我们特别有感觉和愿望强烈的事业方向,坚持去做就容易成功。如果轻易被自己的限制性信念所禁锢,缺乏行动,就难以成功。                         

 2021年5月14日北京爱众慈孝家园线下读书会如期举行,继续学习稻盛和夫的《活法》“只要思考达到每个细节,目标就一定能实现”章节。

吴教授爱众读书会感悟:跟随爱众读书会,学《大学》学《活法》,每学一次都有收获。特别是四月下旬两次学习结合“世界地球日活动周”的环保宣传,稻盛和夫指出:“树立作为人应有的正确人生观,尽力贯彻到底”否则“恶因产生的恶果,表现出来的就是环境的破坏”,现今我们地球家园有十大环保问题 : 垃圾处理、农药化肥、食品安全、水域汚染、烟尘酸雨、土地沙化、树林砍伐、湿地破坏、大气变暖、物种锐减、海洋温变等等。总之这些与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各项活动密切相关,所以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责任关注的,尤其是垃圾分类和垃圾减量,生活中要勤俭持家、过日子要俭僕节约啊!这些方面都需认真落实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哦!

 麻老师爱众读书会感悟:5月14日读书感悟

 今天又来了一位新伙伴。张老师虽然工作很忙,但是仍然坚持读书会。今天我们阅读了稻盛和夫的《活法》中“成功需要缜密的计划和精心的准备”章节。文章写到:要向史无前例的,谁也没涉足过的事业发起挑战,不可避免地会遭到周围人的反对和抵制。如果在自己的心中具备能够成功的坚定信念,而且能够描绘理想实现时的景象,那么就应该大胆的将你的构想展开。...将构想转化到具体计划时,这时应该基于悲观了...制定周密的计划。就是说“乐观构想,悲观计划,乐观实行。”我觉得稻盛和夫盛今天这一段描述的很像爱众的发展过程。爱众是在开创一件他人没有做过的互助养老事业。他需要我们有愿景,有使命感,全然的相信,全力以赴。现在爱众发展进入到精心计划,精耕细作的阶段。我们需要成立北京管委会,需要更多的伙伴参与,需要倾听。周五下午大家讨论“社区通”时团队有争论,我认为是好事。如果读书会仅仅是谈感悟,纸上谈兵,都是一种观点,久而久之会不会变成“乌合之众”?回来后我也仔细回忆自己探讨时的出发点,我觉得我的目标是爱众的发展大目标,是管委会参与机制,不是个人的目的。但我也带情绪,带有判断,不是“明明德”,而是遮明德,向王老师道歉。我在想爱众真正目标是什么?是爱众慈孝家园开遍全球(平天下)?还是每个参与者的觉悟幸福快乐(修身)?其实对于任何企业,任何机构,以人为本。

 麻老师爱众读书会感悟:2021年5月21日北京爱众读书会学习了稻盛和夫《活法》中的“大病初愈后体悟到的人生真谛”章节。稻盛和夫根据自己年少时的染病及后来经营企业经历,写到:“人生中的遭遇全部是自己内心吸引来的,生病也不例外。所有一切都是由心相投影到现实中来的。”这句话也是对“我是因,我的世界是果”的另一种表达。记得有一次去一个社区进行儒家《大学》讲座,讲到了“七证”。准备阶段投影操作不顺利,无法显示ppt,重要的图形和文字大家都看不到。我心里不舒服,掠过了一丝想法:“没有ppt,这课咋讲呢?”而最终当天要讲的《大学》“七证”给了我很大启发:“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我守住(知止)今天课程目标,是让大家对《大学》,对“七证”有更加清晰地认识。放下不安,不舒服,自己的心相,心理状态就是因。心“定”住了,就会有“得”,就会生成讲座目标的果。我于是以当时发生的情况为切入点,从容地开始了讲座,效果出奇的好。随后陈德平老师讲解了学习《朱清时:物理学步入禅境,缘起性空》,并分享了自己在“五台山”的不凡经历。使我们对量子纠缠,对人生的“因果”有了进一步的感悟。


北京爱众慈孝家园使命:弘扬中华慈孝文化,激发老年人的生命活力,建立社区志愿者自治团队,实现中国公益互助式居家养老。



foo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