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ader
<
X

你搜索的内容为空

爱老活动

山西爱众慈孝家园第五期读书会

  2021年4月15日,山西爱众慈孝家园举办了第五期读书会。在康老师的带领下,大家共同学习了稻盛和夫先生《活法》一书中“人生的意义在于磨炼灵魂”这一章节。书友们相互支持,相互陪伴,共同成长,度过了一个美好的午后时光。

  王老师分享:今天山西爱众线下读书会又来了七位第一次参加的伙伴,其中有第一次见面的新伙伴,也有过去的老朋友。大家都感觉这个读书会氛围特别好,人们都很坦诚、真实,也特别认可这种通过读书来解读生命,认识自己的学习形式。

  布云老师分享:今天的读书会,让我又一次的清晰了!清晰的看到了自己的那个不接纳,有很长的一段时间,我很痛苦,觉得自己学习很久了,却久久看不清真相,前些天,我突然看到了自己的那颗躁动不安的心,和那些纷飞的念头,我以为自己找到原因了,今天才明白,其实一切的一切都源于对自己的那个不接纳,那个缠绕我几十年的念头,一念系缚,我是个典型的例子!王老师说,看到了这一念,就像面口袋的那根线,一拉就开了,今天我又一次感受到了,所有的一切呈现,都有了出处。三十多年的人生,我的努力、抗争、恼怒、绝望,我的身体、父母、姐姐、丈夫、孩子,还有我的梦,全部被这一念挟持着,还好我看见了!感恩父母护佑!感恩我的老师们!也感恩我自己,此生有觉醒的殊缘!

  陈老师分享:今天我第一次参加了爱众慈孝家园线下读书会。很遗憾,当我知道时这已经是第五期了。刚坐下后看到自己还是有些许紧张不自在的感觉,但是看到大家在做自我介绍时都很轻松,很自在的样子,不自觉的我也变得轻松了,感谢大家!《活法》这本书我们在线上读过,对我来说真的就仅仅是读过,除了书的名字和作者的名字,里面的内容没有在我脑海里留下多少痕迹。今天虽然只读了一小节内容,但我的收获却是巨大的,这一小节的内容经过王老师的引领,和书友们的共同探讨,已经深深地印在了我的心上。终于明白了,为什么稻盛和夫说,人生的意义与目的就是提升心性,磨练灵魂,明白了磨练灵魂到底是为了什么,在这个探讨的过程中,我也看到了自己对不了解的事情,不能站在一个中正的位置去思考的模式,我感觉这样的读书方式更能触及自己的灵魂,更能激起我学习的动力和渴望,在这样的能量场学习,我感到很轻松很自在。不知不觉就放下了害怕别人笑话我的那种想法,不管说的对与错好与坏都敢发声表达了,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大的进步,具体细节就不再这里赘述了。感谢山西爱众慈孝家园组织的各位老师,感谢王老师,感谢在场的所有书友,我们下期再见!

  范老师分享:看着越来越多的追求自我成长与觉醒的伙伴们加入读书会就非常的开心,为她们的选择而竖大拇指。今天的读书会对陈老师和张老师的分享特有感触。陈老师分享,通过不断的学习终于明了此生的目的要把觉醒放在第一位,没有比觉醒更重要的事情了。还认识到连根养根的重要性,邀请妈妈和自己来参加爱众慈孝家园的活动,让妈妈在这么好的场域中感受好的感觉并温暖妈妈。为她觉醒的决心与智慧点赞。张老师分享:兜兜转转才明白成长自己才是根本,痛苦是自己学习的动力,不同的事件同样的痛苦感受促使她有勇气去面对痛苦,唤醒自己。在通过个案唤醒后面对以往难以面对的事情时,终于有力量和智慧去应对了。感恩读书会每一位伙伴的真诚与敞开,今天的读书会现场能量满满,感觉特别好。

  罗老师分享:今天有点小激动,参加读书会的人越来越多了,都是智慧的妈妈,很高兴她们有这份看见。新来的伙伴们对读书会的感觉就是这里的场域能让人真诚的打开心扉,去直面自己的问题所在。特别佩服牛老师,她把她学到的用到了生活中,她是一位情商高、智商高,美貌与智慧并存的牛老师,做过唤醒以后的她,越来越绽放、越来越漂亮。而我在打完分以后,发现每次家庭分都打不了高分,而这个低分每次都来自于我的先生,一回家看到老公的表情不好,我就会不舒服,由于惯性,这个不舒服的感觉会一闪而过,因为没有及时处理这个感受,所以这个卡点会经常性的冒出来,也因为这个卡点,我也不会感受到他的感受,只会陷在自己的情绪里,所以就特别羡慕牛老师敏锐的觉察力,时刻带着觉知去练习吧!陈老师的分享也很感动,以前是觉得周末孩子的学习最重要,自从重新又跟着王老师学习了,才真正清晰了只有把自己活明白了才是最重要的,陪伴妈妈也是最重要的,星期六一定要带妈妈来参加父母专场,让妈妈感受这份温暖。越来越能理解了杨绛先生说过的一句话:年轻的时候以为不读书不足以了解人生,直到后来才发现如果不了解人生,是读不懂书的。读书的意义大概就是用生活所感去读书,用读书所得去生活吧。

  牛老师分享:“你为何来到这个世上?”“是为了在死的时候,灵魂比生的时候更纯洁一点,或者说带着更美好、更崇高的灵魂去迎接死亡”,这是今天读稻盛和夫先生的《活法》时其中的一句话。读到这句话的时候,我真的有一种灵魂被净化的感觉,身体里一阵暖流涌过。如果真的能够达到这样的境界,让我用我的任何东西去交换,我都愿意。参加读书会这么长时间以来,我最大的感触有三个,第一个就是所有的问题和苦难,都是包装丑陋的人生彩蛋,因为那个丑陋的包装,我不想打开它,甚至拒绝看到它。后来当我知道里面是彩蛋后,不管它外表有多么丑陋,我都想看看里面包了个啥(我承认这个时候我很功利)。它来了,给了我思考的机会,也给了我成长的机会,有时候打开这个包装很难,触碰一下都很疼,难受到无法呼吸,但至少我有了直面它的勇气。第二个感触就是我变得有勇气有力量了,甚至变得有点嚣张放肆,不再畏手畏脚,也敢时不时的迎着康老师王老师(权威人士)的目光去对视,这种感觉在我前四十年的人生中是从未敢想的,而身边的朋友老师们都可以包容接纳我的放肆,让我感到前所未有的安全。第三个感触是体验自己的感受,也允许别人有自己的感受。感受是一个非常奇妙的东西,比如说当我跟孩子讲道理的时候,孩子不一定会听我的话,但是当我跟孩子讲感受的时候,他就一定不会抗拒我,感受可以让我和他产生共情,他认为我理解他接纳他,所以就愿意跟我说话,只有一颗心才能够唤醒另一颗心,当你看到别人感受的时候,爱真的就产生了。关于王老师给我做的心唤醒,做完已经快两个星期了,我一直想写点儿什么,可是现在回想起来,当时除了精神上的轻松和身体上的累什么感觉也没有,当天晚上我就开始头疼,嗓子疼,全身无力,这种症状一直持续到了第二天晚上九点,王老师说我还在排毒,那好吧,就让他一次排个够吧。也是从心唤醒的那天开始,我没有再管儿子写作业的事情,他都是自己把作业写完,然后放在我的桌子边儿上让我签字检查,忽然之间我就意识到我放下了那种“没有我,儿子写不好作业”的执念,到今天我也没有再刻意强求他的作业。我也清楚的记得,心唤醒开始时,我整个人是蜷缩的,之后就是伸展,现在再回想当时的感觉,我想用“破茧”、“浴火重生”来形容,一点也不过分。蜷缩,是因为我感觉我身体被套住了,我只有蜷缩才能让我感到舒服,伸展的过程是我要挣脱套子的过程。我也清楚的记得当时骨骼伸展的感觉,肌肉被撕扯的感觉,呐喊的感觉,那一声呐喊,是我多少年来想喊却喊不出来的,仿佛心中的某一样东西随着那声呐喊被吐了出来。之前我有腿疼的症状,这十几天了,腿似乎也不再疼了,这“治病”的效果除了神奇,我也不知道该用什么词来描述。还有,最近儿子和他爸爸的关系也融洽了很多,打电话会主动叫爸爸,爸爸回家会主动问他吃饭了没有,爸爸出门会主动说爸爸再见,这个也充分验证了儿子对爸爸的情绪是源于我的情绪,儿子对我如此忠诚,让我深感惭愧,同时也让我再一次清晰地明白:我改变了,我周围的世界也发生变化了。这些变化让我想起了物理学上量变和质变的关系,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才可能发生质的变化,日复一日的“事上练”才能达到量变的积累,而改头换面的质变,也一定是要经历伤筋动骨的,只有跨过去才能让质变发生。今天我又可以欣喜地告诉我自己“我是谁?”我想我有了一部分的答案,我是一个值得被爱的女人,我也是一个勇敢追求自我的女人。再次感恩王老师和康老师的引领,感恩各位书友的陪伴,谢谢大家。

  闫老师分享:《活法》这本书几年前读过,读完放在书柜再没有拿出来。今天来到读书会,翻开书时,看到“提升心性,磨炼灵魂”。这句话还划了横线,但至于当时是什么感受已经忘了。当王老师问大家:“是人死如灯灭?还是人死了还有下一站”时。人们给出了不同的答案,经过王老师的解答,我再次明白,不是任何问题我们都必须要答“是”或者“否”;“对”还是“错”,有些问题我们也许只能回答“我不知道”。在我们没有经过验证,没有确凿证据证明时“我不知道”是最谦卑的回答。接触心理学十余年,多少次被问到 “我是谁”,原来,用强大的头脑是想不明白我是谁的。今天,王老师用稻盛和夫的理念给我们梳理:理性、感性、本能、灵魂、真我。当我们不知道“我是谁”时,当我不能回归到“真我”时,我是没办法真正了解人活着的意义和人生价值的,也就没办法活出来。为了真正活出来,我们需要一个能量场,需要智者的引领和陪伴。书本也是一样,如果买回来只是读一读,真的没有多大的意义,就像王老师说的,现在不是需要学很多知识的时候了,真正需要的是和自己的心在一起。感恩爱众慈孝家园的伙伴们,感恩王老师,跟随稻盛和夫先生“提升心性,磨炼灵魂”。

  郭老师分享:读书给人力量,分享让人快乐!钦佩姐妹们的智慧,感恩老师们的指引!在理性的层面游走多年,却越来越发现,懂得许多道理,并不能真正安顿好自己的心灵。在王老师的指点下,逐渐明晰感性的力量大于理性的力量,捕捉感受、直面感受、表达感受、安顿感受是观照自己第一步。你好了,家就好了,世界就好了!解决与所有人的关系问题,都要从自己入手,不断学习,不断反思,不断调整自己的思维模式,努力做更好的自己!感恩老师们的陪伴与引导,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感恩遇见!


山西爱众慈孝家园使命:弘扬中华慈孝文化,激发老年人的生命活力,建立社区志愿者团队,实现居家中国新时代互助式居家养老。

foo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