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老活动
北京爱众慈孝家园2021年第6期《活法》线下读书会
2021年4月2日北京爱众慈孝家园线下读书会如期举行。张老师介绍了《乌合之众》这本著名的社会心理学书籍,然后带领我们阅读了稻盛和夫《活法》“不断带给人类睿智的智慧的宝库”。伙伴们在张老师的带领下共同学习,非常感恩伙伴们的相互陪伴,相互支持。
张老师读书会感悟:4月2日,周五,小雨。每个周五的中午都会下雨,在雨中去读书会,别有一番意境。
本次受麻老师之托,先由我来讲20分钟法国社会心理学家勒庞的著作《乌合之众》,回想起来,或许是我没有将勒庞的精髓表述清楚,或许是措辞表达的些许不当,感觉让我们本来和谐的读书会,产生了些杂音。坦白说,这次读书会和我每次参加的感觉都不一样,是观点有冲突的一期,就像马大姐说的,以前都是读传统经典,这次读的是有争议的书,所以,产生了不同的想法。
弗洛伊德说,每个人内心都住着两面:一面是天使一面是恶魔。每个人也都希望证明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或者想法是独树一帜的。那么,真理会越辩越明吗?maybe ,maybe not。但不管怎样,相信每个参与讨论者,都会记忆深刻。
在我看来,读书会本身,有两个重要作用:明确目标和照镜子。首先,抱着目标跳舞,说了很多次,然而我总是会在某件事情上就忘记了这个初心,本次读书会,经董大姐又说起,我更加深了一次印象,看来真是需要时刻提醒自己复盘;其次,本周读书会,看到吴教授,又照了一次镜子。在会前,他主动地去网上搜集了《乌合之众》的资料和了解勒庞的生平,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理性而客观。吴教授对待工作的认真严谨态度,值得我好好学习。在吴教授的身上,我看到了理性的光芒和力量。
另外,读书会上我还深深地感觉到,做社区工作真心不容易,能团结队伍并做出点成绩,需要有利他之心,有理论支撑和高效的工作方法。能长久坚持下来的,都是时时觉醒处处利他的精英,向你们致敬。
吴教授读书会感悟:参加“爱众”读书会以来,每一次都感到有很大收获。特别是最近几次,麻老师讲解了约哈里心智模式,並在白板上画出各要素之关联方框图,清楚而醒目,使大家了解到己知、他知、未知、盲点、隐私、以及潛意识等名词朮语的概念及其如何演变,对于我实属全新知识范畴。另外稻盛和夫指出: “自古以来中国人就一贯真挚地追求这种为人之道,追求做人的恣态。”可见他确实吸取了中国的文化与文明的思想精华,並应用到企业管理当中,才取得了辉煌业绩!做为中国人,我们更应积极努力继承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把国家建设成为“公正、公平、诚实、谦虚、努力、博爱”和睦、和谐以及持续发展的社会。
4月2日读书会,收获很大、感悟很多。爱众慈孝读书会发起者麻老师和王老师,组织大家学习巜大学》等国学经典著作,並选取一些国外的名著做輔助读物,这样安排很合适宜,开阔眼界。这次请张老师介绍的《鸟合之众》,是19世纪下半叶20世纪上半叶为社会背景下,探讨当时众多群体的大众心理学著作,对现代心理学的学习也有一定的作用意义。‘’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是正确的做法,张老师讲的三个方面也很精彩。参加读书会的群友们积极参与、热情讨论,使大家深刻理解、警示未来,很有好处。我当时也做出一些发言,真的不一定很对,请大家谅解和批评!我感觉来到读书会像是回到学生时代,同班同学经常出现争论,但都能敞开心扉、互相理解、团结一致、共创未来!我相信我们的爱众慈孝读书会必将越办越活跃,越来越好!
宫老师读书会感悟:学习经典教会了我们什么?
4月2日读书会心得,行正路,利他人,服务大众,成就自己!
当代社会最不缺就是聪明人,谁也不喜欢和不靠谱和爱算计的聪明人在一起。都喜欢和实诚的人在一起,所以,要想改变命运,不如把自己变成实诚的人,处处利他。这样就会有更多的人愿意和你合作,聚集在你的周围。但是,我们也要承认,处处利他何其难也。没有利益冲突都说为兄弟两肋插刀,有了利益冲突都是插兄弟两刀。正如毛主席曾经说过,“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授衔时”。有些战争中走过来的人尚且如此,我们这些没有经过生死的人就更难做到,那么如何做到“处处利他”学习经典就非常的重要,经典会时刻提醒我们,时时复盘、处处自省。也会在我们会做的不好的时候提醒着我们。另外,经典教会了我们一分为二的看待问题,不要用自己的尺子去衡量别人,用自己的认知去给别人下定义。学习经典就是要推动我们更加前进一步,更加认清自己。
荣格说“你的潜意识正在操控你的人生,而你却称其为命运。”是不是就是说,你没有认识到,其实无数次的潜意识的决定,已经决定你的人生!
荣格也说到“潜意识被知觉,被意识化,命运就被改写了。”什么是意识,怎么得到正确的意识?意识就存在于经典中,而经典就是历经千百年的锤炼和王朝兴衰更替,都流传植根在人世间的普世道理。
马老师读书会感悟:那天读书会,回来后我一直回忆讨论的过程和内容,这本有争议的书,哲理很深奥,实际应用要看实际环境,人生环境太复杂,应用分寸要考虑很多,所以读完后反而觉得真是做乌合之众很是考验人的本性。
我们第一次在读书会上有不同的声音了,是这本书的内容触碰到人的本性了?还是我们己经习惯了现实生存模式。其实也提醒大家,因为站在不同的角度,理解相差有距离太正常不过了。
麻老师读书会感悟:2021年4月2日爱众读书会感悟:今天的读书会特别感谢张老师。我觉得非常新颖,也很受启发。张老师介绍了《乌合之众》这部著名的社会心理学书籍,然后带领我们阅读了稻盛和夫《活法》“不断带给人类睿智的智慧的宝库”。书中写到:“后面的章节里我还会谈到我创立的京都奖表彰在各个领域为人类做出开创性成果的研究人员。同这些研究人员接触以后,对我惊讶的是,他们无不同我一样,都有过宛如接受神灵的启示,产生创造性灵感的瞬间。”我有以下感悟:
1)本章节依然是对以下公式的阐述:人生和工作的结果=思维方式×努力×能力。当天读书会上的五位专员及社区队长们谈得最多的是爱众文化及参加公益给自己及团队带来的身心健康和巨大变化。当志愿者们有了互助养老共同目标,就确定了正确的“思维方式”,打开了“智慧的宝库”,焕发出生命活力,演绎着精彩人生,开发了自己的潜能,创造了更有意义的人生价值。
2)特别感谢张老师介绍了《乌合之众》这本著名的心理学书籍。书中探讨群体的道德观、情感、想象力、信念等诸多层面可能产生积极或者消极结果。我觉得这本书提醒了我们要避免趋同效应等带来的消极作用。个人认为二战时期在希特勒的蛊惑下丧心病狂的德国是极端案例。而新中国初期抗美援朝以弱胜强则是信念下团队力量的正面案例。在爱众的社区实践中,运用中华传统文化在14个项目社区都建立了志愿者自治团队,为老服务成果突出,得到了政府领导及合作机构的高度评价。这也是传统文化给我们团队,给中国养老事业带来的希望。
北京爱众慈孝家园使命:弘扬中华慈孝文化,激发老年人的生命活力,建立社区志愿者自治团队,实现中国公益互助式居家养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