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ader
<
X

你搜索的内容为空

爱老活动

北京爱众慈孝家园5月25号周末线下读书会

北京爱众慈孝家园周末线下读书会

一、时间:2019525日下午14:00-18:00

二、地点:东城区朝阳门南东水井胡同11号北京INN D座负一层B15

三、内容:《家庭会伤人》——自我重生的新契机

1、董淑琴感言: 25日线下读书会继续学习《家庭会伤人》,学习成员不多,但学习的氛围浓厚,持续了五个小时。每次学习我都是渴望、渴求地去,回来收获总是满满的,有时不尽兴再去书店泡一会儿,这种感觉很美好,很快乐!

昨天学习了“有效的沟通”,焦点在于高度的自我觉察和对别人的敏感度,好的沟通者通常清楚自己内在的过程,也留意他人的感受。王菁老师特此强调说用“觉”,分享案例时又强调“真诚”。很有意思的是我昨天从读书会出来直接去看我婆婆了(上个月做完手术),她躺在床上痛苦地对我说:“我腰疼的像是在剜肉”,她当时的表情烦躁,两手抓着我的手,眼泪汪汪地望着我唉声叹气,我一边抚摸她的腰一边看着她的眼神说是这个部位吧,我给她把垫子挪了挪,又去按摩她的脚,她说脚不疼了,我看她平静了就说,想起来吗我帮您,她说对对对总躺烦死我了,坐起来了她很感激、很平静地说,你去给陈陈(小姑子的儿子)辅导功课去吧,我坐会儿~~

在给陈陈辅导作文时我依然是用“觉”,半个小时完成,第一次写作文这么痛快,更可喜的是临走我第一次听到孩子响亮地说老师再见!

不是学习一辈子也悟不出来,感恩感谢王菁老师和一起学习的书友。

2、王菁感言: 25日下午我们继续开展了《家庭会伤人》读书会,从两点到七点才结束。伙伴们都敞开自己,把生活中的故事贡献出来供大家学习。以下是我的几点感悟:

1.书中说“好的沟通要有好的觉察”,有觉察了才能守中说话,没有判断,只带着了解、探索的心,就把握好说话的边界,并具备了翻译对方语言的能力。对照伙伴们现场贡献的案例来看,验证灵验。

2.有伙伴的分享对我触动很大,印证了《了凡四训》中的“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真是一堂活生生的亲子教育课堂。

3.我们还讨论到处理生活中遇到的挑战,要有系统思考的方式,要有等得起的心态,陈晨伙伴说她想到了“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不到火候不出手。

4.通过学习,我们明白了要低低的、矮矮的和身边的亲人、朋友互动,向水学习,方能终入大海。

5.陈晨用她的慧眼发现六十多岁的钟大姐脱胎换骨的变化,以前说到自己和家人的互动时“你怎么……你……”,到现在的“我发现我自己……还需要提高”,赞叹

6.通过周五、周六的读书会学习后,我开始认真反思自己,透过外在看到的世界,从而发现我内在的世界,深感确实需要我负百分百的责任。记得,近一段时间,我至少对麻老师开玩笑似的说过两、三次这样的话:“快帮帮我吧?我怎么感觉自己有些颓废呢?不努力啊……”(我看自己现在状态和几年前刚做慈孝家园时相对比,有感而发,而我心里未必真这么认为),看到了自己有惰性的一面,要是以前有人说我懒,我肯定不承认,现在我看见了自己。对不起,请原谅,谢谢你,我爱你!

7.深感读书会真不是给别人开的,就是我的需要。感恩伙伴们的陪伴!

3、陈晨感言: 525日《家庭会伤人》读书分享

这周虽然来学习的人不多,但我们却讨论的非常热烈,也是由此以来时间最长、讨论最热烈、让我最难忘的一次读书会,真希望有更多这样状态的读书分享会。

从最初的《语言的魔力》到《大学》、《家庭会伤人》,王老师、麻老师多次讲到了“觉”,最初,听的有点糊涂,感觉太抽象,至到前几天我突然发现以前家里养了多年的花,尽管我很用心给它们浇水、施肥,给予它们阳光雨露,但它们一直都在生死边缘上挣扎,现在突然一个个枝繁叶茂的,一个个感觉都在抬头仰望;以前揪下一片树叶,我觉的很自然,现在揪下一片树叶,我感觉到了自己身体的疼痛。陌生的小孩会主动伸手让我抱,并一声声的叫我“妈妈”;见到生人就会躲起来的流浪小猫会主动跟着我讨要食物。

在这周的《家庭会伤人》的读书会上,王老师又一次提到“觉”的时候,我突然茅塞顿开,这种顿悟让我特别欣喜。我终于明白发生的这一切事情是因为我的“觉”在慢慢打开了。当一个人的“觉”打开时,身体所散发的“能量”,人、动物、植物都是可以感知到的。而这种“觉”则是通过不断的学习和提高自身素质而获取的。

这次读书会上,我们又着重学习了沟通的重要性,“贤人争错,愚人争理”。在家庭生活中,我们往往都因为一些小事争个你对我错,而后爆发“战争”,其实,建立有效的沟通能把我们的内心想法传递给亲人、孩子。家庭中的亲密关系尤其值得我们珍惜和悉心维护,我们要学会关心家庭中的每一位成员,高兴时分享快乐,低迷时诉说忧虑,同时学着去鼓励对方,安慰对方,这样才能使我们的家庭生活更加幸福美满 。

4、钟英感言:星期五的线下读书会,我们学习了《家庭会伤人》,学习的人不多、可我的收获很大,以前在家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从不考虑别人的心情,自己高兴就行,通过学习知道了,这样不行了,要考虑家庭所有的成员,俗话说家合万事兴吗?不管小家还是大家,都要做到正人先正己,贤人爭罪,愚人爭理,也就是说不管家人,朋友,伙伴都要热情,真心相对,不要有偏见,下定议,看不惯,遇事遇人先查自己,是否自己的态度,言谈话语有不当之处,多站在对方角度想,心情就会平靜,心情好,家庭,朋友关系更和谐,自己也无烦恼。

北京爱众慈孝家园使命:弘扬中华慈孝文化,激发老年人的生命活力,建立社区志愿者自治团队,实现中国公益互助式居家养老。

foo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