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ader
<
X

你搜索的内容为空

精神慰藉

北京爱众慈孝家园一年的东城区养老服务项目总结

initpintu_副本.jpg2014年10月23日北京爱众慈孝家园和之麻开门快乐健身俱乐部合作,与东城区政府社区服务中心签订了政府购买养老服务项目。我们现在从以下9个方面总结。

一、东城养老项目的3个预期目标:
   目标1:建立社区志愿者自治团队:
 1、本社区50-80岁离退休、愿意参与志愿服务人群;
 2、服务特点:就近、互助、可复制、可持续的公益社区居家养老服务;
  目标2:持续地开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
 1、服务对象:服务社区空巢、失独、孤寡、80岁以上老人;
 2、服务内容:精神慰藉、运动康复、便民服务。
  目标3:身体和心理改善数据
 1、 幸福感提升60%以上;
 2、 慢病控制有效率60%以上;
 3、 人年均医药费减少1500元。

二、实际完成目标——初步建立中国互助式居家养老的身心健康改善的评估体系:
幸福指数及慢病控制方面的数据是:
  个人和家庭幸福改善:
 幸福指数提升                 37.2%(预期10%)
 情绪控制能力改善(检测)     29.0%   
  慢病控制和预防 :                            
 慢病控制有效率               80-100%(预期60%)
 慢病预防水平大大改善         内脏脂肪从9.6(不合格)到8.84(合格)
  社会贡献:         
 人年均医药费减少               2992元(预期1500元)

2014年11月18和19日与2015年10月13和14日两次心理、身体成分检测数据的对比:

 心理检测   2014年11月19日   2015年10月14日  改善率
 自平衡指数平均值为 10.7 13.8   29.0%
 压力指数平均值为  56.9   52.2   8.3%
 体成分检测  2014年11月19日  2015年10月14日   改善率 
 肌肉比平均值是:  3.5  3.81  8.9%
 内脏脂肪平均值:  9.6(不合格)  8.84(合格)  7.9%

三、东城养老项目带来居家养老“互助+”的突破:
“互助+”,是赵之心老师针对东城项目1年成果提出的。我们在整个居家养老过程中,所有活动都是围绕着互助展开,我们与各级政府、与居委会、与志愿者、与居民等都是互助共赢的公益互助式居家养老共同体。
我们与狮子会、首经贸大学、联合大学等组织机构的合作也是互助,为即将要深入开展的居家养老的服务及评估、为双方志愿者的成长而互助。
“互助+”不仅是概念,而是踏踏实实的行动。透过弘扬中华慈孝文化使社区老年志愿者焕发出了生命活力,互助不仅是计划的活动,更是渐渐成为了志愿者们的生活方式:
个人带动家庭参与公益:慈孝成为生活方式,志愿者带动了更多的家庭成员、甚至全家共同参与社区公益活动,比如:福祥社区周爱春和戴言洁夫妇、交东的董福岩和刘巧娣夫妇,新中街社区的队长申耀华、黄国峰夫妇及其女儿女婿,交东社区王世清、王世明姐妹,交东马淑风、刘思懿母女,钟英、王志军姑嫂;十字坡石美玲、韩红霞婆媳等成为全家参与公益的典范。
社区志愿者间互助友爱成为时尚:自发帮助团队伙伴,比如:主动去医院探望生病的队友、陪伴看病、外出活动、相约旅游、共同聚餐,天天交流等,除此之外,还为社区孤寡老人提供很多力所能及的帮助,社区一家人,彼此没有血亲却甚似血亲,大家纷纷真情表达:“一天不见就想啊,就感觉心里空捞捞的”。
与社会互动,影响社会传递正能量:今天无论是老人自身,还是整个社会,老年群体被公认为需要关怀和被人帮助的人群,但是我们社区的老年志愿者用实际行动颠覆整个社会的这一错误认知。他们积极参与社会活动,比如“六一爱心捐助”活动(给北京打工子弟学校和甘肃偏远地区的儿童送书和玩具)中,体现了老年人创造的社会价值;今年9月份东城4社区共35人参加大型(5天5夜关于探索生命意义的学习),他们分享践行中华慈孝文化的收获与成长,深深地震撼了现场1200多位来宾,成为课堂上一道靓丽的风景线,透过学习志愿者们获得了巨大的提升,更加坚定了践行公益的决心,要活出更有价值的夕阳人生;近期的端午节、中秋节及重阳节等传统节气爱老活动中,爱众慈孝家园的志愿者们展现出来团队精神、管理组织、策划实施、喜乐奉献的榜样示范,深深地感动中国狮子联会北京区会的狮友们、联合大学大学生志愿者及一些社会爱心人士,他们影响力已不可低估。
在政府支持下,我们探索出来的居家养老模式的推广复制,以及与企业的合作,都是建立在“互助+”的模式上,多赢共赢。

四、东城项目在居家养老成果评估上的突破:

通过一年的公益活动,健身、互助、为老服务,社区志愿者的幸福指数提高了37.2%,比预计的10% ,高出来22.2%,比过去曾统计得出的16.1%也多出了一倍还多。人年均医药费减少 2992 元。慢病控制率80-100%。 志愿者身心健康的收益巨大,同时为社会降低医疗成本贡献了力量。目前100人,为社会节省近30 万元,如果将来有10万老年人参与,则每年给社会带来3 亿元的直接经济价值,老人的健康快乐带给子女的安心投入工作所创造的间接经济价值无法评估。最重要我们透过和首经贸大学等的合作,贡献了衡量居家养老成果的专业评估标准。

五、东城项目带来模式上的成果:

2015-10-26_095810.png

1个中心:

   一切从仁爱出发。
5大成果:
  1)自治团队;
  2)三大呈现:家、乐、活;
  3)三大优势:可复制、可持续、低成本;
  4)三大数据:幸福指数、检测数据、医药费减少;
  5) 三大服务:精神慰藉、运动康复、便民服务。
5大步骤:
    爱众健身队——爱众志愿者互助队——运动养生进家庭——心灵慰藉服务——相互支撑的居家养老服务
1个志愿者激励系统,社区志愿者根据自己的贡献和收获,将被评级、授环并表彰:
(1)爱众快乐星(红色手环)
(2)爱众成长星(黄色手环)
(3)爱众幸福星(绿色手环)
(4)爱众慈孝星(紫色手环)
(5)爱众赤子星(白色手环)

六、东城项目实现了弘扬中国传统慈孝文化带动的居家养老可持续、低成本的突破:
我们通过弘扬慈孝文化建立了高度自治的社区志愿者团队,持续自发主动开展居家养老服务。18世纪一位英国人写了一本书《蜜蜂的寓言》,他提出了一个悖论,他说人类社会只有人人为己才能够正常发展,如果像蜜蜂那样,专门利人,这个社会就可能崩溃,这个观点引起极大的争议。大家可以看到西方的经济理论,如《国富论》、博弈论,都受这一观点的影响。目前社会无论是西方,还是经济发展到今天的中国,人际冷漠,人人为己的现象越来越普遍。中国传统文化是讲仁者爱人,爱人者,人恒爱之;宣扬上慈下孝,父慈子孝。北京爱众慈孝家园就是把圣贤教诲重新发扬光大,相信这种创新模式代表了养老的一个方向,一个趋势,未来会对国内国际的养老行业产生巨大影响。
七、东城养老项目“3-3-3-9”特色:
3--大优势:自治团队、低成本、可持续性
 自治团队:8骨干--24骨干;志愿者团队从最初49人到现在的120人;
 低成本:通过互助、健身、陪伴提升等免费的公益形式对空巢、失独、孤 寡、失能及80岁以上老人提供服务;
 可持续性: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引领。
 3--大成果:幸福指数、体质健康、医药费减少(详见数据)
 3--大服务:精神慰藉、运动康复、便民服务
 9--大收获:个人、家庭、社区政府、志愿人数、人员结构、 自治能力、服务
           质量、服务内容、完整模式
   1/9)个人收获:心身健康、疾病控制(见前面幸福指数和心理及体成分检测对比数据);
   2/9)家庭收获:家庭更和睦;与儿媳妇,夫妻之间(见前面“互助+”部分);
   3/9)社区收获:居委会和居民的参与度,社区广大居民逐步接受爱众慈孝家园的互助活动,更多的家属和居民被影响参与进来(见前面“互助+”部分);
建立与东城区社区服务中心、交道口街道和东直门街道社区服务中心及居委会的互信合作关系。特别为了与一线的社区“两委一站”合作更好地推动项目的顺利进行,我们与社区党委及居委会建立了每周交流,重大活动交流以及微信实时沟通交流机制,促进了解,建立信任支持关系。
建立志愿者自治团队过程中,中华文化(线上线下)的培训、入户服务及分享、社区节日节气活动、日常健身的交际、交流平台都是重要的元素,最终使得志愿者的个人身心更加健康、家庭关系的更加融洽。当然,各社区志愿者周例会制度,每月队长轮换制度使每位志愿者都有展示和成长机会,各社区志愿者团队及时分享每次活动后的成长感悟,东城项目的志愿者队长群、教练群,以及各社区书记群都是相互了解、鼓励、分享、建立信任的好办法。
   4/9)志愿人数:志愿者从初期49--120人,平均每社区从12人增加到30;
   5/9)志愿结构:年龄44岁--83岁,70岁以上26人。不同阶层人群积极参与 如:居委会过去不了解的、很少参加社区活动的、多年足不出户的、聋哑残障人士。
   6/9)自治能力:社区志愿者自己组织了集体生日活动包括:自发捐款、协调、物料准备、制作、入户名单、入户调查、与居委会、周边企业等的协调合作等。
   7/9)服务质量:老人帮助老人,邻里熟悉、信任,年龄相仿有话题和理解。
   8/9)服务内容:大型讲座培训35场,例会学习探讨36次以上,各类大型活动70场以上,入户1400多户次。
   9/9)模式同中有异:大模块不变的情况下,我们会根据各社区不同人口结构等的差异,提供个性化的服务支持。
八、媒体参与:

initpintu_副本.jpg

九、大型讲座培训35场,例会学习探讨36次以上,各类大型活动70场以上,入户1400多户次:
1、2014年11月18-19日4场身心检测、幸福指数调查,4场数据解读讲座;
2、2014年11月1场项目启动仪式;
3、2014年12月4场冬至暖心饺子活动:志愿者爱心捐款、准备材料、一起包饺子送社区老人、共同品尝;
4、2014年12月2场志愿者宣誓仪式;
5、2015年1月4场腊八粥活动:志愿者准备部分原材料、分头自家熬粥,送社区老人、一起品尝;
6、2015年1月份赵之心老师来到十字坡社区指导健身;
7、2015年2月份开始每周一开志愿者周例会学习并讨论工作36场;
8、2015年2月10日对接理发店为志愿者免费理发活动1次;
9、2015年2月13日“爱众慈孝家园---成为爱、分享爱、唤醒爱”年会;
10、2015年3月26-27日4场身心检测,4场数据解读讲座;
11、2015年3月至2015年10月4社区3次12场志愿者生日会:志愿者爱心捐款、共庆生日;
12、2015年4月份清明节2场连根养根活动;
13、2015年4月22、23、24日酵素课学习2场及制作4场;
14、2015年4月至2015年9月各社区队长工作经验交流会4场;
15、2015年5月4场母亲节慰问社区老妈妈活动;
16、2015年5月19-21日4场社区迎“六一”爱心捐助旧玩具、旧书籍活动;
17、2015年6月与狮子会合作份端午节送爱心粽子活动4场;
18、2015年7月一次4场检测数据检测,4场数据解读讲座;
19、2015年7月与北京电视台《生活好伙伴》合作4场活动;
20、2015年7月份养生课及养生粥和养生窝头制作活动2场;
21、2015年7月4社区志愿者外出到录音棚录制《让爱传出去》1次;
22、2015年8月藏医院讲座及义诊一次;
23、2015年8月协和听力专家讲座及义诊一次;
24、2015年9月社区志愿者《力量之源》学习培训1次;
25、2015年9月与北京市团委、公交公司、老龄委、社工委在交东社区进行一次健康行走,绿色出行,关注环保的“3510”活动;
26、2015年9月东直门街道赵之心老师讲座1场;
27、2015年9月与狮子会合作4场送4社区200位老人爱心月饼、“爱众”提供水果、全体志愿者共同品尝庆中秋活动;
28、2015年10月与狮子会合作开展重阳节4场给社区80岁以上老人过生日;
29、2015年10月爱众慈孝家园智心馆4社区大型沙龙1次。
30、2014年11月至2015年10月社区《幸福系列课程》、《入户陪伴技巧》培训共13场;

北京爱众慈孝家园养老服务中心、之麻开门快乐健身俱乐部

2015年10月23日
foo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