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ader
<
X

你搜索的内容为空

爱老活动

思想是可以被改变的

“爱众志愿者之家”第四十一周活动继续在北京爱众慈孝家园麻国华老师及志愿者的带领下,2024年11月18日--22日持续开展线上线下健身锻炼、线上读书会活动及爱众讲座系列活动。

《爱众大讲堂》继续开展了《社区系列幸福课》,继续学习《生命的重建》-3这本书的讲座,主要学习“思想是可以被改变的”这一章节。学习讨论了选择什么思想、信念和语言将决定未来。想法改变了,感觉自然也变了,如果我们能全然地活在当下,那么每个当下将充满无限可能性。修行只能在当下进行,在与爱人、孩子、父母、同事、朋友相处的每个当下,往内看,来认识自己,解锁生命,活出幸福!

周三下午志愿者带领的线上读书会继续学习稻盛和夫的《活法》。本次读书会由志愿者刘桂凤主持,大家共同学习了“为什么丢失了美好的心灵”这一小节。主要学习讨论了具备谦虚这一美德的重要性。一个人的能力、才能应用来为世人、为社会谋福利。生活中多付出爱,不计较个人得失,内心才会更安宁、喜悦。大家表示会继续努力学习,促进个人成长。

赵志红队长感悟:今天的读书会体会颇多,桂凤妹妹主持有风格,积极调动大家积极思维,前后连接,从中穿插了个人的分享,非常棒!

通过今天的学习,把我拉回了年少的学生时代,那时我们接受的教育,就是谦虚谨慎,戒骄戒躁,记得上学时得到老师的表扬都还脸红呢,而今,虽然是社会在进步,在发展,但是我们的传统美德却在不断的丢失,有很多东西都看不惯,这些不是我们所能左右的,有句话是这么说的:活到老学到老,现在我们把这句倒过来,学到老活到老。因为只有不断学习提升,才能让我们的晚年生活质量更高。所以每周的读书会是不可少的,只有在读书会中和我们充满正能量的老师姐妹们在一起,才能借光发亮。活在当下,做好自己。

董淑琴队长感悟:分享内容“每个人都受到自我憎恨和内疚的伤害”我亦如此,憎恨自己以前干的傻事、错事,心里就很内疚自责,有一次听向老师讲:爱孩子就是无条件付出和陪伴,你和孩子心“挨”在一起了就是爱,而有的家长常常是打着爱的旗号控制孩子,还说都是为孩子好……我边听边流泪,自责、憎恨、内疚、后悔,心里久久不能平静,正好又听到何劲波老师说他第一次反思到自己对孩子是控制而不是爱时,他嚎啕大哭,后来就明白那是孩子和爸爸的一个“缘”……慢慢的我释怀了一点,后来经历王菁老师给我做的“心唤醒”——看见即疗愈,我开始自己做功课,接纳自己以前干的蠢事,它是来唤醒我帮助我成长的,它是一份“厚礼”,让我明白了如何陪伴孩子做一个好妈妈,如何做一个有爱的人陪伴我身边的老人以及会陪伴自己,感谢我的孩子自己承受委屈也要帮助妈妈成长

“憎恨、内疚”是一个极大的负面情绪,能量层级只有30,消耗能量,会产生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会影响身心健康及潜力的发挥,我们是有福报的人跟随王菁老师学习,我相信通过学习“生命的重建”这本书,每个人都是一个升级版的自己

志愿者刘桂凤感悟各位老师晚上好!感谢大家的分享!今天读《生命的重建》里有一句话,“当下”的生活才是我们需要把握的,我们的力量存在于此时此刻,认识到这一点是多么了不起!我们此时此刻便开始自由了。这句话我有感悟:比如我们在家中专心做饭,菜,这顿饭,菜就有滋有味。还有我们每天在董老师的带领下专心的做操,锻炼,身体就是杠杠的。还有我们每周有两次读书会,大家都聚精会神的读书,然后踊跃发言,说出自己的感受,这就是《当下的力量》源泉。我做个决定继续努力学习,锻炼身体,别让过去的消极和痛苦来影响我,把握好当下,这样我在此时此刻就开始自由啦。感谢王菁老师的讲课,讲的太好了!清晰!好听!太喜欢你了!我爱你!感谢爱众!感谢大家的陪伴!

各位老师,大家下午好!感谢大家的分享!今天读的《活法》稻盛和夫讲为什么丢失了“美好的心灵”里有一句话,才能和功劳不应由个人独占,而应该用来为世人为社会谋利。这一句话我有感悟:自己有才能要为社会做贡献,有了功劳不要骄傲,要谦虚,我要向文中的稻盛和夫和我们团队的董老师,爱众的老师们以及社区的队长,大哥,大姐,妹妹们学习。向赵志红大姐学习,自己也70多岁人了,还帮着邻居的孤寡人去医院,给她找大夫治病,而且家中也有一堆的家务活要干。这种学雷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值得我学习。我的决定是谦虚的努力,继续不断的学习和锻炼,过到老学到老,磨炼灵魂,提升心志,做一个为社会,团队和家庭做出应有的贡献的人。感谢董老师今天给我成长的机会!感谢爱众!感谢大家的陪伴!

志愿者崔淑琴感悟麻老师辛苦了!您带领我们做操,操后还讲养生知识,我们受益匪浅。谢谢麻老师!

志愿者吴海成感悟谢谢爱众麻老师带领我们老年志愿者做早操,五套体操坚持做完,身体感到轻松起来。晨练活动之后又为大家讲述了遗传基因与健康长寿生活习惯等科普知识。感谢老师!感恩爱众!


北京爱众慈孝家园使命:弘扬中华慈孝文化,激发老年人的生命活力,建立社区志愿者自治团队,实现中国公益互助式居家养老。

foo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