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老活动
学习改变心智模式
“爱众志愿者之家”第十一周活动继续在北京爱众慈孝家园麻国华老师及志愿者的带领下,2024年4月15日--19日持续开展线上线下健身锻炼、线上读书会及爱众讲座系列活动。

《爱众大讲堂》继续开展了《社区系列幸福课》之《不抱怨的世界》的讲座,主要讲述了如何面对生活中的痛苦和失意,以及如何通过改变心理模式来改写人生。要想保持健康向上的心态,需要从根本上认识到没有所谓的得与失,得、失是一体的,不能迷失在对错、好坏、美丑、得失……二元对立的世界中,烦恼、痛苦而不自知。同时要始终保持开放、学习的心态,接受新事物,让生命与生活不断地升级。志愿者们也分享了各自的体验,表示通过学习,自己变得更加乐观,更愿意为他人考虑,不再抱怨了。
周三下午志愿者带领的线上读书会继续学习《活法》这本书,主要讨论了思维方式对人生和工作的影响,思维方式是最重要的,它决定了人生的结果。举例说明了什么是正向的思维方式,以及我们需要秉持的价值观,如诚信、友善、利他、感恩、知足……只有这样,才能改变人生,活出幸福感。并强调了在做志愿服务时,更要依这样的准则行事。通过学习来提升认知,并将所学转化为生命的智慧。

董淑琴队长感悟:昨晚王菁老师让我们品品什么是“一”,很有意思,也非常值得去品。我们生活在二元对立的世界,有个好就会出来一个坏,有个美就会出来一个丑……“好坏美丑”都是人定义的,咱们的爱众价值观讲“不评判不下定义……”意思就是回到“一”的状态,道家思想“一”它代表天地万物的唯一本源,是一种无为,是至高的境界,儒家称之“中”,佛家称之“空”,也是“大学”开篇称之“明德”“至善”。只要不在“一”的状态就跟着念头跑了,不是纠结过去就是担心未来,活在头脑的世界(现象)它不在真相里,永远都活不出来,有的人说自己到处听课学习学了很多东西为什么一遇到事就“打回原形”,价值观底色没变啊,就是说投影元(心)变了外面的世界就变了。
怎么就能活在“一”的世界呢?就是活在当下,身在何处,心就在何处,身在做什么,心就在感受什么,身心合一,就是天人合一称为“大人”,就是圣人就是孔子老子佛陀啦。
习主席曾多次提到“大同世界,天下一家”,包老师又加了一句“中国一人”,境界如此之高也就是说“我”和世界是一体的,这里的“我”是小“我”,无我时才能“合一”,习主席曾对外国记者提问中表示:我将无我,不负人民伟人的胸怀,敬佩,赞叹!
王菁老师发的那个小视频我看了好几遍,尹烨老师说“长寿是软件控制”我想到上周三我们读书会学习“活法”主题是“改变思维方式,人生将发生180度转变”,书中说“思维方式”是指人的心态,人对于人生的态度,也包括哲学、理念和思想等“思维方式”分正负,如果是负值(负能量),就不可能有一个幸福的人生,正面的“思维方式”就是我们老生常谈简单的伦理观、道德律,如:积极向上,开朗乐观,有感恩心,勤奋,知足等等,我们不仅要用头脑去理解,更重要的是让它占据我们的心灵,变成我们的血肉,我称之为“文化”。
稻盛和夫的思想理念和尹烨老师说的完全一致哈!软件就是我们的意识,就是我们的信念价值观,就是我们的想法、念头,内在的投影元变了,外在的世界随之改变,学习就是能提高认知,洞见真相,改变“思维方式”(心智模式),人生将发生巨大转变。
志愿者刘桂凤感悟:老师,志愿者们,晚上好!谢谢大家的分享!今天学习体会:人要坚信,有一念之转,想开了就是天堂,想不开就是地狱。尽快的学会忘记那些不快,多回忆好的。得失是一体的,不要自欺欺人。忘记是一种伤感,但更是一种美丽。感谢老师的讲课!感谢大家的陪伴!
老师,志愿者们,下午好!谢谢大家的分享!今天读书会的学习感悟:人生思维方式最重要。热情可能要培养,正向思维可以改变人生观,价值观和幸福感。稻盛和夫是一位普通的人,但干的工作非常不普通,说明平凡的人可以做不平凡的事。把学习的知识变成人生的智慧,心想事成,心中想的是好事,是善念,你的人生就是美好的,决不可在心中筹划邪念。抱着利他之心,关爱之心,不懈的努力,就能度过幸福的人生。感谢麻老师的讲课!感谢大家的陪伴!

志愿者席宝华感悟:今天的读书会结束了感触很深哈,细品老师讲的“一”,我收到的其实就是没有分别心,没有得失心。我们经常不在“一”中,是因为我们的思维方式,我们看问题的角度,导致我们经常在对错上下功夫。回到书中我理解如果在一份关系中,我们记住的是悲伤还是喜悦,完全取决于我们的底层逻辑,如果我们是一种受害者的思维方式来思考,感受到的都是受伤,都是伤害,都是委屈,下一步就是抱怨。
我和爱人之前的关系就是负面情绪很多.总认为他不对,他"必须”改变我才能幸福,所以我一度在负面情绪上很享受,认为我有了负面情绪他看到后,他就会改变,现在想想我是自己喝毒药而希望对方中毒,典型的向外抓取,痛苦越陷越深。通过学习,我改变了思维方式,我要为我的生活负全责,内心的力量变强大了,学会爱自己爱对方,回到“一”中,彼此尊重,不在对错上纠结,接受彼此本来的样子,不在依赖对方,不认为他是我的爱人,就要为我负责,这样少了许多拉扯,内耗。爱的心量扩展了,给我带来的是平静。
第二个感触是"转识成智,”王老师的课我们听懂了,如何做到不仅仅是当知识听懂了,就是要我们在生活中用出来,变成我们的潜意识,就像饿了会主动吃饭,饭很自然的放到嘴中,才是真正的知道了,真正做到知行合一。
再有我说一个生活上的小例子,王老师的读书会,我是非常渴望参加的,但是却无法参加,之前我会有一份急,一份怨,受害者思维作祟,当下的我心里很平静,我接纳目前发生的一切,接纳我的不能参加。而今天晚上能够参加也是我自己创造的机会,我为我的生活负百分百责任,很笃定自己的行为,没有放弃一切来参加读书会到底对不对,行不行,没有我家人会不会更累等等的拉扯,也不在应该参加读书会还是应该在家务中内耗,这样负全责的思维方式让我内心的局限越来越小,力量越来越大,感恩王老师,董老师及所有家人!
志愿者吴海成感悟:感谢爱众麻老师带领我们老年志愿者做早操和站桩,五套体操还是很辛苦的,麻老师鼓励大家,长期坚持下来,必然会有收效的啊!感谢麻老师!感恩爱众!
爱众慈孝家园麻国华老师感悟:思维方式最重要
4月17日爱众读书会,阅读了稻盛和夫《活法》中的以下篇章:
第一篇: 改变“思维方式”,人生将发生180度转变。
书中说到: 人生·工作的结果=思维方式x热情x能力
“思维方式”最重要,因为它有正负。”“可以从负100分到正100分范围内。我们不仅要用头脑去理解,而且要让它们占据我们的心灵,变成我们的血肉。”
我们一位志愿者分享说正是因为参加爱众读书学习和志愿服务,她摆脱了一遇到不顺心的事,就反复纠结的状态。家庭关系越来越和睦。他们社区改造噪声严重,居民们意见纷纷,而她则泰然处之。我最近因为停车一事也感觉心里不舒服,而学习《活法》给我的提示是:当遇到闹心的事,就是在提醒你,要注意建立正面的“思维方式”,把幸福人生掌握在自己手里。
第二篇:“心想事成”是宇宙的法则
文中讲到:你心中想的是好事,是善念,你的人生就将是美好的;你总动坏脑筋,充满恶念,你的人生就不会顺畅。 从20年、30年这样的长时段看,这条法则灵验得很。
我觉得稻盛和夫强调长期保持美好的信念,就会有美好的人生。爱众志愿者们的十年来的生命状态有力地证明了这一点。将知识变为我们的人生智慧,从而越来越从容,幸福,健康!
爱众慈孝家园王菁老师感悟:只有学习型团队才能走的更长久,感恩大家一路陪伴!理上明,事上练。如果理上不明,所有的努力,都是四面八方用力,没有走半米路。
我们的心态是由思维方式决定的,或者说心智模式,通过学习升级我们的思维方式,才是真正的改变。所以学习的目的就是改变心智模式,自然行为模式也就变了。同样的思维只会得到同样的结果,只有升级思维方式,才有可能改变结果。
北京爱众慈孝家园使命:弘扬中华慈孝文化,激发老年人的生命活力,建立社区志愿者自治团队,实现中国公益互助式居家养老。